地名大全分享-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
地名分享 > 贵州省 > 从江县 > 往洞镇

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

地名: 往洞镇 隶属: 从江县
区划代码: 522633106 代码前6位: 522633
长途区号: 0855 邮政编码: 557400
车牌代码: 贵H 行政级别: 镇
辖区面积: 257平方公里

在从江县北部。面积257平方公里。人口1.43万,其中苗、侗等民族占88.8%。辖17村委会。1932年置增盈、高信2乡,属黎平。1941年划入从江县,置新民、增盈2乡。1953年析设增冲、朝利、增盈、高新、新民等乡。1956年改为增冲、信地、新民等乡。1958年撤乡并入停洞公社。1961年析建3公社。1984年公社改乡。1992年合并置往洞乡。境内多杉、松、楠、樟等优质木材。产香菇、木耳等。有小学17所。龙王滩瀑布颇为壮观;增冲鼓楼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。乡人民政府驻地往洞,在丙妹西北31公里,曹坪江(双江)上游,板白(山)南麓。人口650,均为侗族。海拔570米。古为九洞地方,又称平往。停洞—信地公路经此。.

从江县行政区划:

增盈村

增盈村位于往洞乡北部,是贵广快铁过境之地,海拔620米,全村国土面积为12.42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736亩,其中田1625亩。村民小组11个,2个自然寨,全村共有495户,2211人,其中:农业人口...[详 细]

增冲村

贵州省东南部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,地处黔、湘、桂3省交界的九洞地区,全村分20多个小寨。这是一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。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三面绕寨,缓缓而过,寨子有如一座美丽的半岛,四周青山环抱,栋栋吊...[详 细]

则里村

则里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00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秧里村

秧里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00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信地村

信地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00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往洞村

往洞村是乡政府所驻地,位于从江县西北部,距县城约110公里的一个侗族村寨。往洞住在河畔小平坝上,由于地处古称的“九洞”地区,侗家称“往洞”(又称“平往”)得名。寨内设有中、小学学校,乡政府及机关站所等...[详 细]

托苗村

  一、基本情况   托苗村有4个自然寨,9个村民小组,444户,总人口1929人。国土面积38.89平方公里,海拔为770米,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。现有党员30人,其中女党员2人。   托苗村具有...[详 细]

孔寨村

孔寨,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自然村,位于往洞乡的东北面毗邻德桥村、高船村、增益村、则里村。民风淳朴、人勤地丰、人杰地灵、英才辈出。孔寨属汉语地名。侗语称“孔寨”为“空”。全村国土面积为10.06平...[详 细]

会里村

  一、基本情况   会里村位于乡驻地东南部约20公里处,海拔750米。该寨苗语称“古昔”,侗语称“会里”,属侗语地名。   全村国土面积为8.8平方公里,辖2个自然寨,3个村民小组,184户,785...[详 细]

贡寨村

贡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18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高传村

一、基本情况高传村位于乡驻地西面偏南部约8.5公里处,海拔755米。地处高山峡长谷地,形如船状,故名高船(高传)。全村国土面积为19.58平方公里,辖3个自然寨,9个村民小组,363户,1765人,其...[详 细]

德秋村

德秋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09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德桥村

德桥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镇下辖的行政村,城乡分类代码为220,为村庄。区划代码为522633106218,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3。邮政编码为5574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,...[详 细]

朝利村

朝利村位于乡驻地东部7.5公里处,村委会驻朝利寨,海拔430米,是侗族聚居的村寨。朝利地处小溪旁,据传在古时由黎平县的朝平江一带迁入人口至此,过去侗家称“朝利”为“帝”,后来称“利”,因溪边芦苇丛生,...[详 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