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大全分享-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红光村
地名分享 > 贵州省 > 遵义市 > 播州区 > 三岔镇 > 红光村

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红光村

地名: 红光村 隶属: 三岔镇
区划代码: 520321102 代码前6位: 520321
长途区号: 0852 邮政编码: 563100
车牌代码: 贵C 行政级别: 村
辖区面积: 平方公里

红光村是2003年12月撤办并村组建,由原红旗、红光两个村组成。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。现有34个村民组,2007年年末人口4485人,1120户,全村以农业为主。耕地总面积4400亩,其中:田3200亩,土1200亩,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.7亩,人均粮食484公斤左右。林地1200亩,经济园300亩,水域面积150亩。

1997年外出务工41人,2002年外出务工520人,2007年外出务工915人。2002年退耕还林及建设用地15亩。2007年退耕还林及建设用地5亩。2002年荒芜土地34亩,2007年荒芜土地64亩。

红光村位于三岔镇政府东北方向。东与长山村相连,南与庆远居交界,西与红星村毗邻,北与龙坪镇中心村连接。距县城南白11Km,至遵义市中心约26 Km,距离川黔铁路和贵遵高等级公里出入口处约8公里。有南白至龙坪、虾子、团溪、瓮安县等地公路交通经过此地。同时与遵义市红花岗区的公路贯通,由于公路、铁路交通便捷,该村优势明显,因此,交通地位在全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。全村组组通公路,程控电话组组通,并开通了移动,联通和小灵通等通讯工具。这些实施的完善。为加大对外信息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村内共34个村民组,属于农业村,随着党的惠民政策不断落实,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村容村貌有明显的变化。全村实现“五通”即:通电、通水、通路、通电视、通电话,村民有了更高的追求和向往,积极参与“四在农家”活动,现己在四方井、大碑、燕子窝、柿花树、佐家巷子等5个村民组进行新农村建设和“四在农家”示范点。硬化串户路3500米。

村境内有一条河流穿境而过,烂碑堰水库灌溉全村农业生产,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,农业机具为农业生产、农民增收提供了先足条件,全村大型抽水机8台。潜水泵150台,大、中、小型打米机300台。农业生产在全镇处于中上水平,是全镇粮食、油菜、烤烟、蔬菜、生猪等主产区,粮食常年产量在1782吨以上,油菜产量在195吨左右,烤烟产值在60万元左右,由于生产结构单一,以常规种植为主,在经济上受到严重制约。要促进全村经济持续,快速,健康发展。必须调整产业结构,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,搞好农业综合开发,为农民增产增收,创造条件。村有较好的位置优势,环境好,交通方便,电力实施完善,全村有农机总动力600千瓦。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保障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自2007年开始,镇党委、政府就把红光村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创建点。2011年县委、县政府把红光村纳入县级新农村建设创建点,2012年市委、市政府纳入市级新农村建设创建点,规划建设高标准的新农村示范点。

至2011年,县级以上投入资金280万元,镇财政投入200多万元,拉动群众投资2000多万元。新建黔北民居265栋,安窗花300平方米,修农家寨门5个,改建猪牛圈23间,美化圈舍5000多平方米;修串户路4公里、连户路3.5公里,修花池400多米、栏杆700多米,硬化院坝3000多平方米,绿化院落1000余平方米;修文化宣传墙150平方米,安装辣椒文化木牌10块;建垃圾池8个,安装果皮箱20个、路灯20盏;建党员群众之家1个、陈列室1间、农民文化家园1个、篮球场1个,建乡村旅馆7家。通过对人居环境的全面整治和优化,红光村已成为初级乡村旅游景点,广大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。

--人口总数:4946人 农业人口:4932人 非农业人口:14人

--行政区面积:10.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:4639.0亩

--主要民族成分:汉 发展口号:以辣椒示范园创建为载体,全力打造辣椒专业示范村

--所辖村:场坝,大碑,燕子窝,前卫,一心,裕群,上寨,青堰,大坝,玉民 生产总值:212.0 万元

--主要经济产业:水稻,玉米 名特产品:辣椒,草莓 办公所在地:三岔镇红光村

--自然条件: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民风淳朴 资源:石灰石

2017年11月17日,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红光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。

三岔镇行政区划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