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大全分享-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陈西村
地名分享 > 山东省 > 济南市 > 莱芜区 > 杨庄镇 > 陈西村

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陈西村

地名: 陈西村 隶属: 杨庄镇
区划代码: 371202109207 代码前6位: 371202
长途区号: 0634 邮政编码: 271100
车牌代码: 鲁S 行政级别: 村
辖区面积: 平方公里
  陈西村位于莱城西北23公里,地处杨庄镇西北,距镇政府约3公里。北临汇河,西与西杨庄村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倪家庄村相邻。陈西村人口930人,耕地960亩。
  陈西人以陈姓为主,极少数张姓,王、刘姓各一家,多为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此。1962年前,与陈东村、陈北村一体,名为陈家楼。陈家楼村分为三陈,即陈东村、陈西村、陈北村。
  《续修莱芜县志》载,清末陈家楼属水南保;民国初年隶属于水北区:1948年归属杨庄区;1958年,归杨庄人民公社管辖;1984年撤销公社建办事处、镇,一直隶属于杨庄镇。
  陈西村坐落在平原,过去世代以农为主,大部分农户冬天以制作“糖瓜”为业。陈楼“糖瓜”有名,销往博山、新泰、泰安等地。“陈家楼、燕家庄,谁家没有破糖筐”,正是当时“糖瓜”业兴盛和繁荣的写照。
  随着村庄规划,陈西村三条路横贯东西,南北两条新沥青路与陈东、陈北、西李相通,中街为旧街,是莱芜最早的集镇之一。1950年前,陈楼集五天赶两集,即农历三、八、五、十日,以后逐渐固定为五天一集,即三、八日。过去卖柴草、大马、蔬菜为主,现在的集市上活跃着土产品、副食、布匹、服装等商品。1994年将陈楼大集迁至村南新路。
  陈西人崇尚文化。1947年,土改后,就在陈佃甫的油坊办起了自己的小学,最初有12名学生,由寨里镇水北村的景宪庭任校长。1949年迁至祠堂,最初两个班,后逐步发展为14个班,学制四年,第一任校长是冷家庄村的张立坤。后与天齐庙学堂排列为陈楼第二小学。1972年学校迁至西门外,1997年因合班并校,改办成幼儿园,容纳陈西、陈北、西杨庄村的幼儿学生。
  解放后陈西村出现了第一位公办教师陈佃墨,其后,族中先后有9人投身教育。
  陈兆吉一家,近一个世纪以来,四世14人从医,堪称医生世家。
  陈佃萧,字西三,人称西三先生。20世纪初,从事医学研究,以眼科为主,开办了自己的药铺。1943年,陈兆吉继承其业,先后聘请张子臣与赵正军为医生,办起了自己的诊所。陈兆吉自幼聪慧好学,逐步攻克眼科难题,后继续研究张仲景的医药全书,对治疗伤寒具有较深的造诣。1957年秋天,陈兆吉被派往泰山灵岩寺(山东省中医进修班),进修一年,分配到莱芜县医院中医内科工作三年。杨庄公社卫生院成立后因医生缺乏,被院长张佩瑞请调回杨庄卫生院为主治医师。1976年病故,享年66岁。1958年前,曾任两届莱芜县人民代表。
  陈兆吉之弟陈庚吉,自学中医,认真刻苦,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理论。1959年调入泰安中医院工作,先后任中医师、主任、业务副院长,泰安市中医学会副主任、泰安地区政协委员、省人大代表。1992年病故,享年76岁。
  陈庚吉之子陈邦立,1970年参加工作,先后去济南、烟台、北京学习整骨,分别在莱钢医院、泰安中医院工作。现任泰安中医院整骨科主任医师。
  陈邦立之女陈明明,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,现在泰山区妇幼保健院工作。
  陈庚吉之女陈元丽、陈元荣、陈元美、陈元文、陈元珍,五朵金花均在泰安市中医院工作。杨庄镇最早的唯一的女村支部书记——陈宪爱,15岁参加陈楼乡妇女工作;1965年,就任陈西村党支部书记,曾立下“搞不好陈西不出嫁”的誓言,为陈西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1970年卸任结婚,是年35岁。后在泰安市角峪镇任妇女主任。
 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本村许多村民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,出现了张有成、陈佃本、陈成友、陈佃孔等革命烈士。
  20世纪90年代以前,陈西村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,是全镇的纳粮大户之一,经济作物以大马、白菜为主。90年代后,全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充分利用地处平原、水资源丰富的优势,以种植大蒜、生姜为主,成为远近闻名的白皮大蒜生产实验基地。风靡全村的歌谣道出了村民的喜悦之情:“三伏天,人家凉快咱出汗,人家歇伏咱挣钱,家家挣个金蛋蛋,”收蒜后,全村人老老少少辫蒜忙。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部分世代为农的陈西村民思想大解放,由农业向工业发展。1998年,陈邦真率先建起了自己的工厂——水暖器材厂,由十几人发展到百余人,产品销往各地,效益可观。
  如今,陈西人正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,努力奋斗,以自己的智慧创造陈西村美好的未来。
  *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游区、莱芜战役纪念馆、莱芜龙山、卧云铺景区等旅游景点,有莱芜黑猪、莱芜猪、莱芜黑兔、莱芜吉山黑鸡、莱芜生姜等特产。

杨庄镇行政区划: